不屑迷信
後學名叫Jeamnurach Chen,隸屬泰國曼谷道場佛統區泰化佛堂,1962年3月21日出生,現職是公路警察大隊中校警官,後學負責的轄區是Samut Sakhon府Bang Kho Rat區拉瑪二號高速公路的勤務。 自2010年以來,我常常接送太太去佛堂聽課或參加活動,曾經有不少前賢和許多道親熱誠邀請求道,但我總是拒絕,寧願呆在車上等候,也不肯踏進佛堂一步。因為我是個警官,是個學過現代科學的人,不輕易信服神佛。豈料,最後能從鬼門關救後學一命的關鍵竟然還是藉重「道」的力量。 晴天霹靂(圖片一) 2017年3月8日,我忽然覺得自己身體有暈眩和視力模糊的現象,眼睛看東西時變成有重疊的影像。旋即被送到Ratchaburi府的Damnoen Saduak醫院,經過醫生診治效果並不好,當天約有三個小時,感覺嚴重胸悶,差點窒息。2017年3月9日約上午九點左右,護士送早餐給我吃時,才驚覺自己竟然失去了味覺,也無法進食,上午十點鐘醫生幫我接上了鼻胃管,自從那時起,我只能灌食流質食物。後來病情惡化,醫生緊急將我轉送到設備更好的Chinnarat醫院,馬上做斷層掃描,但總是找不到病因。 終於求道(圖片二) 2017年3月12日星期天,素帕講師來Chinnarat醫院探望,並聯合我太太強力說服我,自己終於「被迫」點頭求道,點傳師只在病房擺一張小桌子,供上三盞佛燈,求道時我幾乎是在半昏迷狀態;日後當我看到別人能夠在莊嚴的佛堂風光的得道,難免自覺心酸難過,但後學還是要慶幸自己終能成為白陽弟子。那天剛好有九位警察朋友來醫院探視,莊美華點傳師就用心成全他們陪我一起求道,也可將求道功德迴向助我早日康復,九位朋友馬上滿口答應,所以那次臨時辦道就有整十眾得道。 2017年3月14日,後學又做了大腦斷層掃描,在六天內掃描腦部三次,並抽取脊髓液檢查,仍找不出病因。因此又被送到曼谷警察醫院,共有九名醫生會診治療。後學每天服用75顆藥,每小時測一次血壓,每天要注射一劑藥混入食鹽水吊點滴,另打兩劑在臀部。治療期間,陸續做過11次斷層掃描,抽4次脊髓液檢查;通常掃描一次,必須間隔15天才能再做,否則血液可能病變,但因醫生一直找不到原因,所以才不斷重複檢查。 莊美華點傳師還特地到醫院來看後學,當下後學很感動地跟她說:「您是怎麼來的?您是台灣人,而警察醫院連泰國人都不知道在何處了,您竟然可以找得到!」點傳師說,她很擔心我的病況,所以專程叩頭求了 老母供茶送來給後學喝的。 渡人迴向(圖片三) 2017年3月21日是我的生日,護士們準備蛋糕幫我慶生,讓我吹蠟燭。醫生卻私底下跟我太太說:「妳先生疑似患了細菌感染的腦膜炎併發症,情況已經非常嚴重,最多再活三個月,妳要有心理準備。」此時醫生團已放棄積極治療,僅以止痛劑減輕後學的痛苦。 到了五月,醫生指示後學出院,其實他們是好意讓後學回家安度餘生。記得當時還是坐著輪椅,透過鼻胃管來進食的,於是後學就帶著忐忑不安的心返家。當時太太很堅強,並沒告訴後學實情,她只是暗地裡發心渡50眾求道以迴向功德給後學,祈求上天慈悲撥轉。過了沒多久,太太的50眾都還沒渡齊,奇蹟竟然一件一件的發生在我身上。 生命奇蹟(圖片四) 2017年6月,莊點傳師又來家裡探視,後學就坐輪椅推到屋前來迎接她,後學向她訴苦:「如果以後的人生都要靠別人才能過活,命真的好苦啊!我是警官有配槍,想結束生命並不難。」點傳師慈悲說:「如果別人不能治癒你,我會叩求上天仙佛慈悲救你,千萬不要想不開!」後學當時感受到這句話好像是來自上天的當頭棒喝!給了後學很震撼的提點與鼓舞。 2017年7月,後學仍需靠輪椅代步,還戴著鼻胃管,在前賢們鼓勵成全下,參加Ratchaburi府泰化佛堂的兩天法會,兩天之中體會更多有關大道的寶貴奧妙,也從此啟發了後學對道的信心。 法會後不久,剛好有位從台灣來義診的推拿師賴姊,曾經多次耐心地醫治後學,後學每次治療後總覺得身體舒服多了,她還提醒說:「若要趕快好轉,請記得要常回佛堂行功了愿哦!」後學聽話照做,盡量到佛堂幫辦,約莫持續做了八個月之後,後學就可以走路,更能夠幫忙開車接送道親了。 但遺憾的是,左手仍然無法握拳,莊點傳師就鼓勵後學:「多講你自己死裡逃生的見證給大家聽,成全更多人一起修辦道,說不定講十次你的手就好啦!」真的很奇妙!後學講第十一次見證時,竟發現左手能夠握拳了! 不可思議(圖片五) 2017年9月9日,當後學又回到醫院複診時,後學的主治大夫一見到我還活著,立即要求和後學合影留念,還說要傳給其他護士們分享這份驚奇與喜悅。主治大夫幫後學撤除身上所有的插管,然後以驚奇的眼光問我:「我都無法治癒你了,你究竟是怎麼活下來的?」後學內心很清楚,只有一個答案,那就是「道的寶貴」—道真、理真、天命真! 2018年後學以零缺席的全勤紀錄完成新民班課程,後學現在的天職是辦事人員。真心的感恩上天!感恩仙佛慈悲!感恩道場照顧!感恩我夫人情義相挺渡人功德迴向!感恩後學能夠重生、能夠再度站起來頂天立地!感激涕零之餘,後學願意到處分享,見證自己經歷的生命奇蹟。 中興道場大屯三區正和書院(圖片六) 整理提供 ![]() 正美系列沿革與特色 民國六十四年,高點傳師在雲林斗六求道之後,隨即明白紅塵不過是萬般眾生之過站爾,唯有謙恭習善、真修實煉以明心見性,才是真明路,故而積極潛修,力求能就近設壇,幾經奔走之後,終於在民國六十七年三月十九日,設立正美公共佛堂,開啟正美系列,在屯區一帶之善因緣。 高點傳師一肩擔起帶動領導眾人之責,其道齡非為最長,但其浩瀚的鴻鵠之志,卻無人匹擬。眾壇主、道親多為坤道青年,自小皆有大門不邁之嚴規,但為救渡眾生之使命,終突破心理與外在之層層障礙,胼手胝足、無怨無悔,更繼而成立正祥佛堂。點傳師時刻督促後學們,對於上天應惟有真、誠可表,期許個人不以出類拔萃、標新立異為目標,而以整體大局為設想,彼此同儕相互砥礪、真心以待,莫有無明常起,等待救渡之眾生仍廣佈四方、辦道刻不容緩。 正美之名乃感念 前人老之賜,其意當有正美之思、正美之仁、正美之德、正美之行,符合中庸至正之美,故眾後學們在盡人道之餘,更伏叩上天恩澤,以能同修、同辦聖業為至大之榮耀。 高點傳師簡介
高點傳師於民國六十四年,在雲林斗六市求道,後定居於台中大里十九甲。每月初一、十五仍回斗六崇修堂上課,雖交通不便,其心至誠而不退志。為了報恩了愿,高點傳師拜會數位坤道前賢,於民國六十七年,共同設立正美佛堂。設壇後,高點傳師更為積極渡人;不料此時其夫卻對其辦道嚴厲反彈,點傳師常遭反鎖大門只得爬圍牆入內,多少寒風刺骨的夜晚瑟縮頂樓陽台等天亮。由於至誠感天,得蒙 師尊天然古佛至夢中鼓勵、安慰:「這是老天慈悲給妳的考驗呀!」 之後,高點傳師陸續開創正祥、正準等公共佛堂。民國七十四年高點傳師領受點傳天命,時刻抱著感恩的心,積極修道辦道,以身作則,期許所有後學們以『平實不造作、不浮誇、明赤誠』之修行態度,穩穩地扎根投入修辦行列,以報答 天恩師德。 ![]() 民國六十五年農曆三月二十一日,圓明佛堂成立於豐原,為台中第一間乾道公共佛堂,並蒙 天恩師慈悲臨壇賜名。同年蔡點傳師上井考上勤益工專,發心要把道帶到勤益,首先渡了同班同學羅點傳師治雄。羅點傳師開完法會後,即與蔡點傳師在勤益後校門附近租房子,並開辦伙食團,勤益道務於焉開展。 民國六十九年圓明壇搬遷至太平,七十年伙食團和佛堂合而為一。七十五年起道務更加宏展,每年學生送舊均須借用坪林活動中心,因此大家更發心要買地蓋大佛堂。蒙 上天慈悲撥轉,於七十七年覓得圓明現址,同年動土,七十九年落成。 其後,圓明道務由學界漸漸跨足社會界,七十五年蔡點傳師,因家庭因素北上創業,羅點傳師和各位同修毅然接下道務重擔,更積極開發朝陽大學、南開技術學院,陸續成立正新、正顯、正毓、正勤等公共佛堂,其後因學界道務之需又成立正勤佛堂,全心渡化成全與勤益有緣的學弟妹。 民國九十五年九月十四日,羅點傳師積勞成疾回天繳旨,蔡點傳師逢此因緣重返圓明,積極承擔道務,國內外修辦馬不停蹄,為圓明帶來新的曙光。 蔡點傳師簡介與回台中的因緣![]() 蔡點傳師上井,民國四十六年生,雲林縣元長鄉人。從小就知書達禮,品學兼優,課後亦幫父母親分擔農事,不僅勤學且事親至孝。民國六十三年求道。民國六十五年考上勤益工專,渡化知學仙官(羅治雄點傳師)及學弟妹,並開創「中勤伙食團」,發展學界道務,道務發展迅速。民國六十九年將圓明壇,由豐原遷移到台中太平,道務由學界漸漸跨足社會界。 七十五年因家庭因素北上創業,蒙前人慈悲加入板新學界,與新莊區社會界道務運作,報恩了愿;八十三年元宵節蒙受天恩師德、老前人、前人慈悲,提拔擔任點傳天職。於民國九十八年己丑三月初四日,在台中道場全體點傳師慈悲下,回歸台中道場大屯區,積極整合帶動社會界,並以前人老照顧學生之慈悲胸懷,不惜花費大筆金錢,重新整修中勤、慈馨伙食團,並指派講師及學長姐,投入伙食團之照顧與輔導,目前中勤、慈馨兩伙食團在軟、硬體方面,堪稱全省學界之冠。 正和系列由莊昇堂、石伯珍、李泰山、曾炎釧等發起,原先均學道於台北,夙昔有緣,遂相約來台中開荒。承蒙賴老點傳師成全扶持,民國六十六年成立伙食團於烏日。草創之初,經費短絀,伙食團無桌椅、傢俱,大夥兒克難生活,但憑一顆赤誠之心積極開道。翌年成立公壇,大德前人賜名「正和壇」,躬親主持安座。嗣後,前人慈悲指示成立台中道務中心「中和公司」,整合各單位加入中心運作。
承蒙 天恩師德加被,又蒙 老前人前人大德敦化、賴老點傳師的提攜教導,還有同修們的無為付出。當時區區五、六人帶動五個伙食團、每週開十三個研究班,不眠不休,全力以赴,兩年間道務突飛猛進,隨即成立第二公壇「正化」壇,士氣大振。豈料,六十九年八月遭警方取締,多家報紙無情詆毀,一時風聲鶴唳,人人自危,整個佛堂呈現低迷的氣氛。 幸而天佑正和,前賢濟弱扶傾,同修戮力同心,愈挫愈勇,七年生聚教訓,創建崇德首座社區型道場「正和佛堂」於烏日三和村。七十六年十月十八日,大德老前人、前人主持安座,賀客逾千,盛況空前;年底開荒日本,此為正和海外開道之濫觴。之後,相繼成立正光、正詠、正融、正泉、正宇、正謙、正澤、正典、正維等公壇,以及七十七處家壇,分屬七個系列各化一方,散布於台中市、彰化縣、南投縣、台南市、高雄市等地。日本留學歸國人才創立的「曄德壇」,則參與台北道場運作,委由石伯珍點傳師照顧。 自七十九年起,莊點傳師長駐海外約十年之久,李點傳師一肩挑起國內道務重任,與諸同修繼續帶動修辦,八十一年分四區輪值運作,八十三年成立道務推動小組—積極舉辦各類營隊,八十四年成立「講師精進團」、「德字班精進團」以落實學修講辦之功夫,八十五年推動每月「正和彌勒日」活動。爾後,正和道務發展面臨極大瓶頸,幹部多有力不從心之慨。八十六年在鹿港的壇主講師檢討班中,恩師臨壇批示「景行維賢」訓,苦口婆心鞭策教誨,慈示正和應振衰起敝,幹部們深受感動痛哭流涕,紛紛下定決心力爭上游。從此展開一連串的興革歷程:八十七年開辦人才省思精進班,九十年舉辦同心營、校園志工,九十一年試辦細胞成全小組、成立活動組,九十二年奉前人訓示普設社區親子讀經班,九十三年推動「分區拓展、三三三制」以擴增人才發揮舞台,九十五年辦理國中道德培育班(青少年班),九十七年試辦白天社青班,九十八年倡導樸質道風—以師訓「誠正勤樸」為院訓,九十九年恢復彌勒日運作、提出五大教育主軸,一百年整合成立青年部。 海外據點迄今擴及日本、澳洲、泰國、香港、澳門、新加坡、吉隆坡、亞羅士打、砂拉越、尼泊爾、越南、柬埔寨等國家地區。海外現有五位點傳師、四十七處公壇、一百餘處家壇,而在尼泊爾設立「光明國際英文學校」。 感恩上天鴻慈,老前人前人厚愛提拔,七十八年莊昇堂點傳師領命,繼有李泰山、曾炎釧受命為點傳師之職。海外部份,澳門有蔡志成、羅順強點傳師,泰國有廖惠珠、莊美華點傳師,尼泊爾有黃金益點傳師,澳洲故梁永點傳師成道後—上天敕封「闡德大仙」。 ■常態活動 書院謹遵祖祖相承之訓,奉行道之宗旨,以文化扎根為使命,實踐五大教育主軸「孝弟家庭、經典教育、無毒生活、善解感恩、無限生命」,落實道化生活與社教工作。書院「常態活動」如下:
原正和佛堂配合政府高鐵計畫徵收,八十九年拆除。九十七年十一月啟動重建工程,九十九年取得使用執照,一百年六月奉臺中市政府核定更名為「正和書院」。書院是一棟擺脫傳統寺廟造型之建築,其特色略述如下:
白水聖帝慈訓:「大家格局要寬廣,大家思想要開明;現今社會不一般,現今人心更多樣,活潑玲瓏,通權達變;學習好的,去除陋習,可以開創新局面、可以展現大格局;時代潮流之演變,方法變,宗旨不能變。」前人不休息菩薩在世時慈勉:「自己個人好不算好,叫大家全好,才是真正的好。」凡我正和同修務必謹記遺訓,服膺道務中心負責群帶動,追隨台中道場的腳步,突破瓶頸,充實學養,修身齊家,服務人群,廣結善緣,積極拓展,厚植基層實力。人人以天心為已心,以師志為己志,以整體為重,分區不分心,濟弱扶傾,團結和諧。更應謙卑地檢討過去,勇敢地策勵將來,奉行恩師慈示的「誠正勤樸」院訓,人人自我期許「養一股正氣還天地,培一份德性留人間。」一棒接一棒,承先啟後,道開萬國九州,護持崇德慧命傳承永續、歷久彌新、可大可久。 天恩浩瀚,祖師宏慈,師尊師母大慈大悲,老前人、前人大德敦化,老點傳師與曾點傳師(聖慈大仙)歷盡艱辛開創道務,道親遍及員林、彰化、花壇、台中,往來奔波,提攜成全,道親蒙受感化,逐漸發心向道,鑒於道務發展及修辦環境之需要,需有一處較大道場,提供道親修辦,於是沈點傳師(誠樹大仙)發心獻地,老點傳師屢次召開興建會議,由於經費不足,採分層建築。老點傳師率先拋磚引玉,道親們同心同德紛紛響應,又蒙仙佛慈悲顯化籌措經費,歷經多年的辛勞與策劃之下,終於開創了菩提禪院。 本廟座落於彰化縣花壇鄉,離火車站不遠,交通便利,環境優雅,綠野平疇,環繞其間,是一處修辦的好場所。民國七十三年一樓正殿落成,恭請 老前人開光安座。七十六年二樓彌勒佛殿、三樓無極宮落成,再度恭請 老前人慈悲安座,又蒙前人及地方首長及前賢齊來祝賀。佛殿落成之後,即提供台中道場開法會,因為當時台中道場沒有大佛堂,法會一開,道親上下,歡欣鼓舞,成全一批批的人才,畢班後即投入修辦行列。由於人才越來越多,場地不敷使用,於民國八十六年增建右側一樓餐廳、二樓講堂及三樓會議室,接著又於九十五年興建一樓廚房、二樓祖師祠及三樓活動中心,讓硬體更加完備。總之,菩提禪院的興建過程,以最少的經費,逐段完成各樓層的建築,雖然沒有豪華的外觀,卻保有傳統寺廟的古樸優雅與現代化的實用性。 所屬的公共佛堂,國內部分有菩提(正慎、正任)、正惠(正存)、正恩、正儒(正寅、正局)、正蓁(正旗)及數十間家庭佛堂;國外部分,緣起於民國七十九年,曾點傳師(聖慈大仙)發心希望開荒國外道場,當初由正惠壇兩位清修大姐:劉麗節及林麗珠點傳師發心,經由邱講師之朋友鄭先生之引進及成全,於民國八十一年在曼谷安設「泰濟佛堂」。民國九十三年適逢菩提禪院廿週年慶,泰國有將近三十位道親回來慶賀,其中有一位龍高老先生年約七十五歲,感受到大道的寶貴,於是捐出二甲之土地。由林麗珠點傳師向老點師報告能過去學習操辦,在老點傳師的慈悲恩准下,親自於民國九十八年八月九日在波世洛安設「泰揚佛堂」。泰國除了兩座公共壇外,還前往柬埔寨吳哥開創億德佛堂,另有多處家庭佛堂。近幾年在賴澤瑋壇主的發心下,又於大陸深圳與東莞安設家庭佛堂,期望老水還潮之際,能接引更多原佛子,2012年柬埔寨佛子機緣成熟,菩提禪院在金邊開創恩德佛堂,由林耀昇講師、王宇誌講師常駐,發心了愿,近幾年也開始前往越南成全有緣佛子。 因應大道場需要,前人老睿智在此安排法會,啟信無數的眾生。近十年來,在道場廣為提倡道化家庭之下,菩提禪院進修班的上課方式,已由每週一次,改為每月小週日上課半天,其中還包括小天使班、國中班、高中班、長青班也一起上課,表面上雖是五種班,實際已發揮前人老推動的三界一元化之特色,只要這天到來,就是菩提系列的老少同歡共修日,中午用餐時,那種敬老尊賢、長幼有序、謙恭禮讓的態度,用餐時彼此佈菜,過程中不時聽到稱讚炊事組的用心,尤其看到招牌素羹時,不知不覺中多加了一碗飯,誠如一元與力文前賢,所創作的【菩提之歌】所述: 在茫茫的人海裡 我們相逢在菩提 是多少因緣的累積 才能彼此相聚 那親切的笑語 像春風般的和煦 那溫暖的雙手 擁抱著愛的真諦 慈悲喜捨 穿過一年四季 心手相連 走向感恩天地 禪樂飄香 飄著信受奉行的法喜 菩提路上 伴隨學修講辦行的默契 學道越學越和氣 修道越修越歡喜 講道越講入性理 辦道越辦越契機 行道越行越中矩 我們感謝 我們報恩 我們珍惜 用生命的光和熱 寫一頁白陽奇蹟 在這裡,隨時都能感受到和諧、幸福、圓滿的氣氛,猶如彌勒家園示現在人間。由於前人老的英明領導,各方道務蒸蒸日上、齊頭並進;在菩提的園地裡,承蒙老點傳師慈悲教導,秉持正知正見、大公無私的胸懷與器量,以身示道,大家深深感受到,菩提家園的溫馨與和樂,此乃後學們之鴻福也! 大屯區榮沾天恩,有幸由仁智兼備之 老點傳師慈悲帶領,剛柔相濟之召集小組襄助,充分授權群策群力之忠字班策劃,屯區道務等各組運作,同心同德,穩定成長。在老點傳師坐鎮精神領導下,分為九個系列:菩提系列(黃茂松點傳師)、正和系列(莊昇堂點傳師)、圓明系列(蔡上井點傳師)、正美系列(高彩雲點傳師)、正緣系列、正靜系列、正駿系列、正義系列、正捷系列。各系列除配合整體道場外,我們每個月經典進修班,每年經訓研習營,每單月份三三三小組長培訓,成立佛規禮節小組,督導禮儀執行,成立善歌小組,定期善歌研習,培訓本區善歌人才,成立社教組,推動家庭倫理與高中志工教育。期能讓每位有志修辦人才,得以發揮所能,貢獻己才,體現聖人所云『先有司,赦小過,舉賢才』之為政之道。
白陽三期,儒家收圓,觀近數年仙佛臨壇,屢屢垂訓倡經振倫,勸孝敦化,開闡道務。屯區省視前往,策勵來茲: 一、推動修身齊家,正己化人: 儒家應運辦理末後一著,孔孟心法人人親親長長,白水聖帝孝親親孝由我做起。大家都有三親九族,渡化成全,由本身變化氣質,進而父母兄弟,及於三親九族。 二、精耕經訓道學,極深研幾: 經典載道之文,是最貼近無言真道之文字般若,諸佛妙理非關文字,不先極深研幾經訓道學後再捨之,無以為功。是以往後人才培訓,活動研習課程,以基礎道學經典聖訓為經,先賢前人捨身典範為緯。 三、落實佛規禮節,以身示道: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,修辦文采,彰顯於日用行止有禮儀,道場進退守佛規。屯區往後,舉凡參駕辭駕、獻供請壇、法會莊嚴,等等執事人員,服裝儀容,舉手投足,鞠躬俯仰,期能從容中道,行不言之教,攝受新進道親。 四、整合道務班務,開創新局: 歷來開道有成前賢之作為,不外是「凝聚共識、建立制度、培訓幹部、樹立典範、願景領導」,大屯區召集小組、忠字班、道務組、班務組將強化陣容,合作無間,讓人才才德兼備、訓用合一,合作無間,開創新局。 |
大屯日誌這裡紀錄屯區修辦點滴。 |